
世界銀行的調查指出,近八年(2004-2012)來台灣稅收及勞工服利改革後,公司總稅率由21.7%降低至12.6%,而勞工稅則由10.6%大幅提升至19%。可見,台灣不僅没有較公平的賦稅,改革遲遲不進行,而且反向而行,毫無社會正義可言。其實政府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地獨厚企業。
主張凱因斯理論的人也許不覺得赤字預算有何不可,而主張控制支出的古典經濟學派,是絕不妄想寅吃卯糧,不做「債留子孫」這種不負責任又可恥的事!
中研院一向有書生論政的可貴傳統。早在 1950 - 70 年代,就有「財經六院士」 — 鄒至莊、刁錦寰、以及已故的劉大中、蔣碩傑、費景漢和邢慕寰六位院士前輩 ,多次個別或聯名向政府提出建言。今天中研院再次集結了國內產官學界多位重量級的學者專家 ,發表了一份震聾發聵的稅改建議。哲人雖遠,六院士的典型仍在夙昔。
為何要賦稅改革?第一個理由:5.8 兆負債
為什麼我們需要賦稅改革?第一個理由是因為我們的負債已經高到不像話了!
根據我國財政金融概況,在 2012 年底,我國中央政府加上各級政府至今所有欠下的債務累積,已經高達 5 兆 8,159 億元。相當於我們每個人,甚至襁褓中的嬰兒,一出生就為政府背負了近 25 萬元的債務!
而且這個數字絲毫不見縮小。自 1999 年起,各級政府歲入歲出淨額(政府每年的收入減去支出的餘額)幾乎每年都是負數。在 2000 — 2004 以及 2009 — 2012 這兩段時間,每年赤字更是幾乎都超過 3,000 億。在 2009 年赤字甚至高達 5,573 億元!
各級政府債務累積未償餘額,則是由 1996 年的 1.9 兆,一路累積到 2012 年的 5.8 兆元,約當我國 GDP 的 40.8%!
⋯⋯⋯ 繼續閱讀
本文獲「有物報告」授權刊登。「有物報告」取名自「言之有物」,是一個內容深、觀點多、有時幽默的網路媒體,聚集了科技、財經、商業的業內人士,從專業的角度探討國際性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