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依據 PwC 的國際規範,在台灣展開問卷調查 105 家上市櫃企業,深度 訪談 12 位企業領袖。在全球景氣低迷、亞洲可為的共識下,有 50%的受訪企業看好自身的 獲利前景。台灣企業經營者因應動盪與獲利成長,與全球企業領袖比較,更具信心。台灣 CEO 們期許政府在賦稅方面建立更有競爭力的政策,打造友善兼具效率與公平性化的稅務環境。 茲概述全球及台灣企業領袖的稅務觀點,分享讀者。
受訪的台灣企業擔憂商業威脅的前三項分別為:(1)稅務負擔日益增加,(2)技術革新速 度,(3)能源與原料成本上漲。在各國競相調降稅負吸引外人直接投資的潮流下,何以 CEO 們認為稅務負擔日漸加重?此一現象反映 CEO 體會到許多國家面臨龐大的債務與 財政赤字,為平衡財政收支採取以徵稅方式,包括加強稽徵與執行反避稅措施,或修訂 法規及提高消費稅稅率等籌措財源,成為最簡單及有效的方式之一,大型企業的員工及 客戶,都必須繳納公平分攤(fair share)的一部分。
企業經營環境日漸艱困,必須謹慎因應各國稅務機關的各種查稅措施,從企業管理角度 來說,企業經營必須從事稅務治理,從稅務策略的擬訂到稅捐規劃的執行,都應嚴肅面 對,跨國企業的稅務從業人員大多有此一體認。企業進行公司稅務治理的目的在於尋求 公平合理納稅的空間,盡到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並提升企業及其股東的價值。
大部分國家認為稅捐規劃是合法的,但不容許逃漏稅存在。問題在於各國稅制差異,造 成稅捐規劃空間,單邊防杜稅捐規避的效果有限。國際稅務合作愈加緊密,例如 G8 高 峰會已將稅捐規避列入議題,G20 已規劃放寬個人及企業的稅務資訊交換協定。企業面 對各國稅務機關不斷加強的稽查力度,平時應做好公司稅務治理工作,才能執簡馭繁, 保護自身權益。
二、重視全方位風險管理取代稅捐規劃
台灣企業領袖認為提升營運效能是突破低成長困境的三大構面之一,在此一構面中,簡 單操作全方位風險控管及稅務、智財權與人才的整合管理最為重要。跨國企業面對各國複雜多變的稅制環境及風險,往往是經營者頭痛的問題。台灣企業組織上追求簡單操作 原則,並不意味著刻意對風險的忽略,而是強調風險控管的有效性。跨國企業在尋求提 升營運效能的前提下,如何避免因降低成本而進行激進式的稅捐規劃?
各國稅務機關防杜所謂的「激進式的稅捐規劃」,全球企業領袖可以諒解,但認為稅務 機關應承擔更大的責任,尤其對不合時宜(out of date)的稅制調整及秉持依法行政的原 則。政府應當規劃適合當今跨國企業運作的課稅制度,讓企業在友善的制度下,更具國 際競爭力。例如:跨境貿易課稅,稅制設計大多針對資本提供者的獎勵(包括財務資本 與智慧資本),以及以實體貨物的價值鏈為課稅對象。今日,企業國際化,以區域性集 權或功能性集權的方式為全球為營運基礎,許多價值鏈,甚至製造業,都與無形資產有 關,例如:品牌、軟體、技術及其他形式的智慧財產權。不合商業潮流趨勢的稅制,將 使企業經營被重複課稅的風險增加。
無形資產的管理與運用已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且須不斷的開發、創新及更有效 率的運用。因無形資產的管理與布局,其困難度相對提高,所衍生的稅務風險較大,企 業若缺乏有效的稅務管理將造成被重複課稅的損失。因此,健全企業本身的稅務管理, 防杜被雙重課稅的風險重於稅捐規避的利益。
三、善加利用各國提供的租稅誘因促進企業快速成長
多國據點經營為跨國企業營運的重要特色,因此,善加利用各國提供的租稅優惠為促進 企業成長的動能之一。但利用各國提供的稅捐優惠,是否容易被誤為稅捐規避行為?
很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提供租稅優惠目的,除招商引資外,藉租稅誘因落實產 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的政策,也是重要考量。跨國企業為爭取各國提供的租稅優惠, 宜注意因而進行的功能調整與資源配置,可能引發的問題或後遺症,不只是跨國資源移 轉的租稅效應,更重要的是,為爭取短期租稅利益,對未來造成僵硬不靈活的退場機制 ,招致更大的稅務風險,殊值慎重考量。
企業在日益嚴峻的大環境及稅務法規頻繁修訂的趨勢下,擅長稅捐規劃技巧已不足以因 應挑戰,反而應重視基礎功能活動,如靈活營運及實質功能等,更有助於跨國企業正面 因應未來的挑戰。
四、重視稅務策略避免損及企業聲譽
企業納稅已成為備受關注的重大社會責任議題,尤其在不景氣期間,企業是否盡到合理 的納稅義務?
企業唯恐稅務問題導致聲譽受損,甚至可能招致消費者聯合抵制,全球 CEO 都不敢掉 以輕心。過時的租稅制度對企業的聲譽與稅務策略造成極大的風險,企業領導人無法承 擔疏忽所造成的風險。CEO 們認為公司的未來,決定於他們訂定正確策略的能力,稅捐 規劃是構成稅務策略的重要因素。企業在公司納稅方面的管理必須謹慎,以免對各利害關係人造成不良的影響。在經濟不景氣期間各公司都在縮減成本,但 CEO 們認為公司 的稅捐不斷增加,稅捐負擔增加造成企業經營的主要威脅,在 2012 年全球 CEO 調查中 有 55%認為如此,2013 年提高為 62%。
政府、社會大眾及媒體對企業的稅捐負擔,似乎更有興趣,也是公司聲譽的最大風險。 因為我們處於 24 小時新聞及網路傳播的時代,消息在瞬間被擴大與扭曲,最慘不忍睹 的情況是,複雜的商業交易及稅捐安排被粗魯的簡化,在公司有機會說明立場之前,對 公司聲譽的重大傷害業已造成。輿論具有強大威力,但有時所依據的資訊並不正確。倘 若公司平時重視稅務治理,可避免損及企業聲譽的風險。
五、企業稅務政策與方案的陽光化為取得公眾信賴的基礎
陽光是最佳的防腐劑,企業在進行稅務治理及稅捐規劃時,應抱持什麼樣的態度?
世界各地 CEO 對稅捐規劃的意見,差異較大。大型企業的 CEO 只有 31%表示稅捐規劃 是首要任務,因為可能引起極大的稅務風險。由於政府、立法者及社會大眾,比往昔更 重視稅務議題,同時涉及企業聲譽的風險,因此稅捐規劃應謹慎處理。公司與利害關係 人之間的關係,信賴是最重要的因素。CEO 們深刻瞭解建構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溝通橋梁 ,關係重大。若缺乏信賴,對公司業務成長有所傷害。在溝通過程中,納稅是重要的項 目之一。
何謂可接受的稅捐規劃,世界各地的認知或許不同,但逾來逾多 CEO 認為,企業採取 可以攤在陽光下接受檢驗的稅務政策與規劃方案,是決策前應有的態度,唯有抱持此一 認知,才是塑造企業風險管理文化與信賴的基礎。每一企業對稅捐規劃皆應有明確的政 策,在董事會應有充分的討論,如有必要應公開說明。再者,從企業經營的角度,為發 展競爭策略及價值優先於利潤的思維,公司的稅務政策也可作為檢視董事會是否重視公 司治理的指標。同樣的,公司的納稅情形面臨透明化的壓力,涵蓋所有稅目,而不僅公 司所得稅而已。如果公司當局認為不適合公開說明其稅務政策,或無法公開為其稅務政 策辯護,應反問自己:此一稅務政策是否正確?
六、台灣 CEO 的稅務觀點
台灣 CEO 對政府的財政赤字及債務負擔的反映,有 65%的受訪者感到不安。在商業經 營環境中,有 67%的受訪者表示稅務負擔日益增加是主要的威脅。稅務負擔增加來自於 中國大陸加強稅制改革及稽徵查核力度,且歐美國家有意提高稅率,用以支應債務需求 。此外,台灣 CEO 對關稅、智財權研發的稅務及公平且有效率的稅務環境相當關切。
(一)政府應加速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訂後,GDP、出口等呈現正成長,對台灣總體 經濟具有正面效益。但台灣 CEO 仍十分關注如何與美國及亞洲各國簽訂自由貿易 協定(FTA),爭取互免關稅,促進貿易及投資發展。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終極目標為促進人力、資本、商品及勞務自由流通,接受訪談的 台灣企業領袖大多認同降低貿易壁壘,實現商品對稱流通,可以大幅提升台灣的競 爭力,因此呼籲政府加速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二)稅務、智財權與人才議題環環相扣
台灣與全球企業最擔心的風險,除不確定經濟前景、政府對財政赤字和財務負擔的 反應、匯率波動等幾大跨產業的全面性議題外,尚有若干特定企業關注的風險,例 如稅務、智財權與人才議題,三者之間的關聯環環相扣。
企業進行跨國布局時,舉凡研發與專利、採購、存貨與倉儲管理、生產銷售與行銷 活動等,都必須面對各國複雜多變的稅務環境及風險,也往往是企業經營者傷腦筋 的問題。台灣企業為有效因應,關注重點應從點或分項管理思維,調整為面或整體 的布局考量,方不致顧此失彼。
以科技業而言,併購海外公司旨在收購先進技術資產,惟相關機關在審核過程中認 定,智慧財產權的研發活動將是查稅的重點,成為 2013 年企業在海外拓展市場的 不確定變數。
(三)期盼政府建構效率與公平的稅務環境
由於各國政府逐漸從稅務、法務等方面強化監督責任,或多或少增加企業在國際化 布局的困難度。充分揭露財務資訊,一方面展示企業對股東與投資大眾的負責任程 度,另一方面也是向政府、監管機關證明專業經營能力,因此企業的透明度顯得格 外重要,而企業對投資與交易的課稅與稅務風險,預期的確定性是企業稅務透明度 的重要基礎。
健康及具競爭力的企業,需要在穩定、友善且有效率的經營環境下成長茁壯。台灣 企業重視政府政策,期盼政府在具國際競爭力與前瞻性的基礎上,修訂不合時宜的 法令,降低企業管制成本,以及政府應依法行政,並以開放的態度、最大的效能, 打造資訊透明化及友善的環境,建構兼具效率與公平性的稅賦政策,為台灣經濟的 競爭力加一把助力。尤其對台灣企業或產業服務化的發展與轉型,糾正過去以製造 業為主軸的立法思維,作適度的宏觀調整。
七、結語
PwC 的全球 CEO 意見調查,明確顯示企業稅務在 CEO 的心目中已日漸提升。利害關係 人要求公司的稅務報告更加透明,雖然每一關係人所關注的焦點在內容及程度上有些許 不同,卻造成公司當局的壓力逐漸增加。企業領袖已重新思考稅務負擔,也顧慮社會對 企業的觀感,稅務對企業聲譽的影響日漸密切,意謂稅務議題必須更加謹慎的討論與溝通。
台灣企業領袖並不排除全球經濟仍有下修的風險,希望政府打造更友善、開放、自由的商業環境,並在法制、稅制方面與國際接軌,以利爭取優秀國際人才與外人來台投資合 作的機會。台灣企業領袖普遍開始重視公司稅務治理的必要性,也認同良好稅務治理將 是創造企業價值的重要基礎。
(本文由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授權刋登,轉載自稅務旬刊第2221期,2013年6月10日)
---
撰文者: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吳德豐 會計師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係由朱國璋及陳振銑會計師於1970年所創立,四十多年來業務不斷蓬勃成長,目前在台灣已有8個服務據點、91位合夥會計師、超過2,600位專業人才。資誠提供產業專精的整合性專業服務,包括審計、稅務、投資理財、價值管理、人力資源等服務,服務對象涵蓋跨國及國內企業,透過密切的互動與合作,提供全面而完整的解決方案,以提升客戶的價值。
資誠為PwC在台灣之聯盟所。PwC集合158個國家中超過180,000名專業人士的集體智慧與專業服務,在世界各地分享他們的思維、經驗及解決方案,以發展各方面嶄新的見解。資誠長期以來深入觀察各種產業,運用PwC全球資源,協助客戶精準掌握全球最新經濟產業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