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特別股的權利優先於普通股,也就是說特別股吃飽了,剩下的才是普通股的。
2、特別股的權益可以量身訂作,讓每批特別股的權益都不相同,吸引不同喜好的投資人購買。
例如:有無贖回權、賣回權、轉換權、表決權、...等等。
又例如其股利是:累積 或 非累積、是參加 或 非參加,其中參加又可區分為部分參加 及全部參加。
所以特別股其實是非常有趣的,只是我們這次要討論的是股利的分配問題,所以把焦點放在:累積/非累積、參加/非參加 這兩類條款上,其中參加又可再分為全部參加和部分參加。了解這2種條件後,才能正確的計算股利哦。
何謂累積與非累積?
其實公司並不是每年度都會發放股利的,就算公司有賺錢,法律也沒規定一定要發放股利,所以,公司管理當超可以基於其考量,決定發放或不發放股利。因此,為保障特別股股東,有些特別股在設計時會加上累積條款,當公司不發放股利時,這個股利會先"掛帳",等到有發放股利時,就可優先拿回之前"掛帳"的股利,有了累積條款的保障,投資人會比較願意花錢來買,公司發行特別股時,所能募集到的資金也比較多(售價較高)。
當然,非累積特別股也是存在的,這種非累積特別股,如果碰到當年度公司不分配股利時,那當年度的股利就沒有了,就算明年有分配股利,也只能拿到當年的應分配股利,今年度的股利,是沒辦法"補"發的,所以這種非累積特別股的發行價格通常會較低~~
何謂 參加 與 非參加 ?
一般特別股都會設定一個基本股利率,如果你買的是非參加特別股,那你就只能領到這個基本股利=特別股股本*基本股利率,這種非參加特別股的股利都是固定的,就算公司大賺錢,也只能分到固定的股利,看著普通股股東吃香喝辣~~^^
所以呀,為了吸引投資人來購買特別股,就開始有 "參加" 特別股這種商品出現了。
觀念上,這種參加特別股可選擇要不要參加普通股股東的股利分配,如果不參加,可以領到自已的基本股利。如果選擇參加,就要放棄自已的基本股利,和普通股股東一起來分股利。
當然參加特別股股東會選擇較有利的方式來領取股利。
﹣﹣﹣
文/邦尼,會計教育工作者,「白話會計」部落格主筆,以白話方式分享基礎會計學的點點滴滴。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台灣會計記帳網粉絲團,幫忙按讚或分享財務善知識與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