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躁疲憊時,喝杯水立即頭腦清醒
面對這麼多的財務、稅務資料,即使再有經驗的事務所從業人員,偶爾也會感到焦躁疲憊,這個時候,就是站起來倒杯水來喝的時候了!
水具有穩定、滋潤、降火的功能。只要缺水,就會有燥與熱的表現。除了口渴,舌頭或嘴唇太鮮紅、乾燥、手心與腳掌發熱、乾咳、便秘等情況,都可能是身體缺水的表現。此外,眼睛或皮膚乾澀,也需要多補充水分。
突然感到沒來由的疲累、情緒焦慮、暴躁、或者大腦沈重且注意力無法集中時,試著喝一杯水來恢復活力。一天平均約要喝2000cc左右的水才夠,但應平均分配在一天當中補充,讓身體隨時都不缺水。也要依照活動量做調整,像是泡熱水澡、夏天長時間在外或待在冷氣房內,都要多補充1~2杯水。
有些人覺得水很難喝,是因為水分運送及消化的功能較差,只要喝完一杯水就覺得肚子脹、不舒服。所以,如果覺得喝水很不好喝,也可能是脾胃功能不佳的訊號。
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
我們常常以渴不渴來判斷是否缺水,但實際上這並不合理。因為口渴是人體水分失去平衡、細胞脫水已到一定程度時,中樞神經發出的要求補水信號。口渴才喝水,等於泥土龜裂再澆水,並不利身體健康。
建議在早、中、晚三餐前約一小時,喝一定量的水。因為食物消化要靠消化液來完成,這就需要足夠的水分。餐前空腹喝水,水在胃內只停留2到3分鐘就會進入小腸並被吸收進血液,約一小時就可補充到全身組織細胞。餐前喝水有增加食慾、幫助消化、促進吸收的作用。
大口喝水,等於沒喝,切記要小口喝
不管是不是大量流汗後,只要喝水時,都要小口小口地喝,因為一次灌下太多水時,腎臟會收到進水太多的訊號,便會加速排尿的速度,反而讓喝下去的水立刻流失,沒有足夠的時間送到身體各地。
胃腸不好的人,怎麼喝水?
最好的方式,是餐前半個小時喝水,這樣可使腸胃道做好消化食物的準備。而餐後要等待2個半小時才喝水,避免水分稀釋胃液,不利消化。
看完了這篇文章,快去倒杯水來喝吧。
建議每日喝水量:體重 X (30 ~ 45)。例如:50公斤,建議飲水量為1500 ~2250 CC。
﹣﹣﹣
文/張宏尉 會計師, 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