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產品特色:行銷國際的台灣最大自創品牌專業網印機廠商。榮獲台灣精品獎,有115項國內外發明新型專利,為蘋果電腦iPhone、iPad 的協力廠商。
- 公司名稱:東遠精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成立時間:1979年
- 創辦人:陳東欽
東欽的心路歷程
小時候沒有童年生活,5歲就學會煮飯,6歲會放牛,放學後有做不完的農忙事情,每天忙到晚上7、8點寫功課時就累得睡著了,成績當然不好,所以對於讀書也不再感興趣,一心只想趕快畢業;初中畢業,就開始過著一個月50元的學徒生活,自我提昇學習黑手技術,直到當兵入伍。
在新訓中心,因通過兵工廠的機械專長考試,結訓後,就到兵工廠服務,學習美軍的製造、管理、品質模式,於退伍前一年,即和以前的廠長、師傅合資,在新營開了一家機械加工廠。後來因生產管理方面的理念不合,毅然退股到台北打拼,卻發覺小公司沒有制度,縱使技術理念再好也沒有發展前途,於是他積極考進附近的日資企業,爾後發現在大企業沒有好的學歷就沒有升遷的好機會,進而半工半讀,更立下自行創業的決心。
細心的陳東欽,某天偶然看到郵局、農會每天更換萬年曆的麻煩,於是決心研發自助機械式萬年曆,機緣際會下跑去學習網版印刷;老師說:「印刷精密需要好的印刷機」,那時才知道手印台是什麼樣子,陳東欽表明手印台自己做就好,老師於是委以製作,經由陳東欽改良,性能變得更好,大獲老師的肯定,自此全面生產手印台,開始了網版印刷機研發與製造的發展;歷經多年來堅持創新研發,讓研發的機械成了台灣業界主流,仿冒品也跟著侵襲了市場,危機意識下讓陳東欽比大家更早跟著外貿協會,拓展到國外市場,因此奠定了國外42國的代理,銷售到72個國家。
由於重視研發,東遠也首創了氣動式網印機、懸臂式網印機,多款機種獲得國際發明專利,國內、外專利已累積115件以上了。
經營理念與人生哲學
關於陳董的經營理念與人生哲學可分為:
『誠信勤和』
陳董提到自己剛出來創業時,資金沒有很充裕,但卻秉持『誠信』的原則,收到的支票馬上票貼成現金,並趕緊付錢給廠商,如果有被跳票,也會去用現金把票換回來,就是因為「誠信」,所以解決了創業初期資金不足的大部分問題。另外,他也很重視承諾客戶的『交貨期限』,以Apple的訂單為例,當時研發一台新機到交機要3個月時間,而Apple堅持只接受25天,幾經思量後,陳董毅然決定接單,日夜趕工,果真在25天完成把貨交給客戶,徹底遵守對客戶的承諾,也因為這樣,東遠才獲得Apple全球唯一認證合格的網印機供應商。
『勤能補拙』
在勤能補拙方面,陳董雖然輕描淡寫地說:「雖然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但在訪問過程中,其實就可以從他一路以來的過程感受到他確確實實地活出了這句話。此外,在陳董在與人方面的相處,更時常提醒自己『和氣生財』。
東遠與嘉威
陳董在五工扶輪社認識張所長很久了,但因為他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所以對於前會計師雖然偶有小錯,但都會選擇原諒,並不會因此更換會計師。一直到某一次前會計師因稅務處理不當,讓他被海關限制出境,他才決定將業務轉至嘉威服務。在嘉威,陳董認為獲得的是一份無微不至的超值服務,讓東遠的觀念思維改變不少,更讓陳董高枕無憂、甚是感恩。陳董對嘉威的感覺是:張所長信任員工,員工在規範下,也都擁有自己的舞台,顯得特別有幹勁與活力,真的如張所長所云,陳先生內方外圓,是值得信任與學習之師。
問答集
問:您覺得公司能來到今天這個局面的關鍵成功因素是什麼?
答:『變變變』~突破想像空間。時代的變化太快,企業要隨著大環境、景氣的腳步去調整,否則將永遠跟不上人家,而面臨被淘汰的命運,應培養核心競爭力、技術深耕、全力以赴。常言道:「商場如戰場」,自己不做,市場就是對手的,過程中敏感度與前瞻性一定要具備;在東遠,我們更透過不斷的經驗累積,使自己能夠後來居上,也因為滿足客戶的需求,而使我們的網印機領先,共朝向高科技觸控面板的精密生產,因為掌握先機,尤其在技術的領先,更獲得Apple的長期訂單。
問:回顧過去,有哪三件事是讓您最感恩(或印象深刻)的?
答:一路走來,有很多人給予我幫助與支持,都讓我很感謝。因著他們的幫助,因此一直秉持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心情,對於社會服務本來就是我應該做的,且從公司設立開始就在進行。我覺得,人一生中,吃的、用的也有限,就像是一口自己會出水的井,如果有水就快分給別人,不然也只是流掉、浪費。
問:(以終為始)當蓋棺論定那一天,您希望留給親友什麼印象?您希望聽到什麼樣的評語?
答:個人無法照顧整個社會,也不想成為偉大的人物,只想以自己微小的力量來照顧公司自己的員工,何況因為東遠有這群勤奮認真的員工,才會有今日的小小成就,感恩他們是我的志業。記得我在鈴木公司上班時,公司的薪資、獎金制度很健全,讓我一輩子都記得。所以我說過,只要我還有能力,我都要照顧我的員工,因為員工是我一輩子的支柱。以2009年金融海嘯為例,雖然大環境景氣不佳,但是我堅持『不裁員、不減薪、不放無薪假』,跟大家共渡艱困時刻。而且在我能力所及,我都會盡量發放員工獎金,就像前年,東遠就發放8個月年終獎金,來犒賞大家。因為這是我對他們的承諾。
問:如果有年輕人要創業,您會給他們的建議是?
答:『起得比雞早,做得比牛多,跑得比馬快!』付出的比人家多,機會就會比較多。做事情不用計較、要先付出,做了以後才能把經驗累積在自己身上,增加自我價值。就像我自己就有一個很好的印證,以前在當學徒時,別人在吃飯、休息,我就去擦拭機床、上油,把這些事都做完了,我才去休息。等到有了空缺的機會,老板就把這個機會留給我,讓我升級當師父。
問:從報導感覺陳董是個敢衝與專注細節的人,您認為是什麼樣的背景造就您這樣的精神?
答:在這個競爭的社會中,想要可以做到跟別人不一樣的事情,就是『機會來了要好好表現,趕快去做!』還有就是『學習中成長,成長中學習,不斷地要求自己』,在做事情中慢慢學習、體會,在態度上要講求完美,『好還要更好』。
問:為何會去申請國家品質獎?
答:我會申請國家品質獎是因為自己上了很多企業管理課程,回到公司卻發現內部推動不易,於是想透過申請國家品質獎繁複的過程,讓員工了解我的用心,而願意自動去做。過程中,經過不斷的全員參與及討論,建立了更加合理化的制度,讓每個人的潛力能夠依循公司的制度去發揮、學習傳承,讓公司永續經營。
按:一開頭訪問時,陳董事長就告訴我:「開公司只是為了混口飯吃!」看似說笑的一句話,卻讓我看到陳董事長那堅毅、奮鬥的特質。在談話的過程中,陳董喜歡用台語跟我們對談,自然散發出一種親和力,但是談吐中又不失他該有的領導魄力。機會常常與我們擦身而過,但它只會留給已做好準備的人。人們往往因缺乏學習,而喪失掌握它的最好時機。但陳董是一個認真又持續學習的人,隨時為自己做好準備,持續坐穩印刷機天王的寶座,讓同業望其項背。感謝陳董給我們這個機會,在他身上學習了名為:『認真』的一堂課。
﹣﹣﹣
文/許慧儀, 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編/丁小媗、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