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raham 從來沒這樣說過,他只說過:任何不經嚴格研究入市,一律是投機,反之即為投資。而不合其大原則的企業,永不要因平而買。即在底線以下,風險並不是與回報成正比,這和一般人認識的高風險高回報有根本性分別。
如此說來,價值投資人所賣的曾經擁有的股,一定全會是好股,那麼,好股為何要賣呢?
一切只因其市價高於其內在價值。
價值投資人買入股票的唯一動機,就是因股票價值當刻被低估,所以買入後,能不準備長時間持有、並等待它回復正常價格後才能圖利嗎?即如果可立刻在市場高價沽到的話,因供求關系,它就不會是一隻被低估價值的股票,至少,它的短暫回升原因,並非因為其內含價值的反映。這非常合乎邏輯。
因此硬說價值投資人買入後要持有多少年不放,便是愚笨的誤會。至於他要持多久,完全取決於市場何時從一方低估走到另一方高估,他賣出和買入時的邏輯都是一致的。
而旁人看到股神長期持有某隻股票,只因他非常了解其股票真正價值,能在此間隨愚笨人的錯誤而不斷低買和高賣而已, 而愚笨人附會地跟進股神買進同一股票,後果是非常顯明的。
有智慧的投資人會問企業穩固、可靠的平均利潤有多少,有了它,投資人便大約對企業內在價值有預算,能自己決定多少錢買入,多少錢賣出,而非在一股多少錢、應擺多少年、哪個專家建議(包括不才的專家)此類愚笨問題中打圈。
﹣﹣﹣
文/巴黎,「巴黎的價值投資」主筆,閒來愛閱讀心理學、哲學書籍。巴黎有一天忽然明白死亡才是這副皮囊的退休日,從此以後不再談退休,每天快樂地工作。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台灣會計記帳網粉絲團,幫忙按讚或分享財務善知識與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