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我們想要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都會透過健康檢查,從檢查報告中,來預防未來疾病的產生,讓自己將來可以更健康的生活;而一家公司想要知道目前的經營情況,也可以用相同的模式來了解當前狀況,而這些檢查就是『財務報表分析』。至於分析的手段,不外乎就是透過四大表的數據呈現,然而,這些數據到底隱含多少的資訊在裡頭?這次我們要談的就是其中一環:資產週轉率。
資產週轉率(資產週轉率=營業收入/總資產):
顧名思義,資產週轉率指的就是資產的使用效率,也就是透過資產的使用,可以產生多少的收入,相當就是企業以錢投入去買機器設備,到產生收入這樣的一個過程,也有人會把它想成是一個”錢滾錢”的概念,這一個項目的使用非常廣泛,舉凡:總資產週轉率、固定資產週轉率等。然而資產週轉率的單位是次數,也就是說投入並使用這個機器設備,在一年裡頭可以讓我賺等值的機器設備幾次的概念。在很多行業裏頭也常使用這樣的觀念,例如:在餐飲業,指的就是翻桌率,當然翻桌的次數越高,則就代表收入的情況越好越賺錢。
以資產週轉率而言,我們思考的重點應該是要如何增加資產週轉率,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要降低閒置產能,並增加資產的使用效率,換句話說,如果資產一直被使用,則資產的週轉次數當然就會增加,例如,在許多的熱門餐廳都會限制顧客的用餐時間,也就是想要增加資產的使用效率。
再來就是要增加存貨的流轉速度,當機器設備被使用的越多,當然也就代表存貨產生的速度越快,在這樣的情況下,存貨流轉的速度也就越重要,因此,在這個環節上,能在越短的時間內能賣出更多的存貨,或者是降低公司的庫存的同時,又能使資金迅速變現,將交貨速度變快,將是企業應該要思考的問題。
﹣﹣﹣
文/張信閎會計師, 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學經歷
國立東華大學會計系、
安侯建業聯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員、高級顧問員
台灣省會計師公會公益公關委員會委員
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IPO上市(櫃)輔導會計師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加入台灣會計記帳網粉絲團,幫忙按讚或分享財務善知識與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