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冤相報的雙輸者
由於小朋友的英文老師來自於俄裔流亡海外的猶太人家族,我用猶太人的悲慘的民族故事來說明這場中東的戰爭,小朋友比較容易了解。今天2014年我們看到以色列軍隊不顧人道主義地猛烈攻擊巴勒斯坦引發新一輪的以巴戰爭,這場實力懸殊的戰爭(或說是屠殺也可以)對這兩個可憐的民族都是災難。
簡單說,以巴戰爭就是兩個千百年受到壓迫的民族相互爭取地盤與資源的無盡鬥爭。猶太人認為必需要強硬才能夠在回教強鄰間生存,而巴勒斯坦一族也認為必需要剷除猶太人才能建國。因此雙方退無可退,成為一場冤冤相報的雙輸者。
正妹小三比較吸引人
不過,比起人類的忘性,戰爭的可怕似乎弱了點。
今日的台灣,見過戰爭的人少了,經歷過戰爭的人也凋零了。台灣人在過去六十年間(約兩世代的時間)幸福慣了,怎會懂得珍惜身邊的一切呢。我們見到台灣小島上的人們交相爭權奪利,內部分裂鬥爭如同死敵,團結合作基本上不可能,可笑也可悲。
二十一世紀文明高度發展的世界上仍有許多分裂與戰爭不斷的國家,而又有多少台灣人會心生警覺?也許明天就輪到我們上國際頭版頭條。在台灣人的眼中,國際情勢發展也許根本沒有正妹或政客小三吸引人,這就是幸福的無知,也可說是無知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