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贏」,也分析好「輸」的可能和對策,每個人的財務狀況不一,投資有風險,鼓勵您先了解別人如何考慮、分析,不要誤解作者想要分享的訊息。
如之前所述,這次貸款分開兩家銀行,東亞借了30萬,匯豐總共借了80萬,分別分期兩至三年還款,全期總利息為5萬5,實際年利率大約3.9厘左右。這樣的借貸不好用,因為由借貸當天開始就要每月還款,所以可以運用的借貸就一直在減少,如果有長線投資項目的話,這類借貸不能讓你好好把握投資時機。
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這類借貸可以配合其他戶口操作一起運用,例如本身有孖展操作的話,這些筆貸款就可以拿來降低本來的孖展水平,而每月還款的話就慢慢地回升孖展水平,在這期間就不用付孖展借貸利率,而是付這個貸款利率,因而做到賺息差的效果。
而我則不是這個操作,而是有點相反的概念,本身有孖展戶口,但都沒有動用過孖展水平。今次借來的貸款則可以買入一些有價值的股票,甚至是股息率都已經比貸款的實際年利率為高的股票,股票價格低的話,總有一天反映出來,不反映的話,一般都好好享受股息回報。由於這筆錢是來自借貸的,要沽股票還款時,但又不是好股價,怎麼辦呢?在這個時候才開始動用孖展水平,即在三年還款期找一個好的沽貨價位,找不到的話,最差情況也是拿孖展「接貨」而已,完全沒有被迫沽貨的操作。⋯⋯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