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報表,其實就像是健康檢查報告一樣,只是受檢的不是人,而是一家企業或一個集團。如果沒有相當的會計知識,翻看財務報表就會像是在看健康檢查報告一樣,雖然每個字都讀得懂,但就是看不明白它們代表的意思,和隱藏在數字背後的意義。
當然,在健康檢查後,醫院一定會安排醫師跟你簡要說明報告的內容與意義,並給予你一些醫療建議,讓你知道下一步該怎麼作。
但財務報表就沒那麼好了,公司(和主管機關)只負責把財務報表如期公告、上傳,接下來投資人、債權人要怎麼作為,要加碼投資或賣出持股,要增加還是收回放款? 這些問題就沒人幫你解說了。因為解讀財報是投資人與債權人的工作,該怎麼作才是對的,應該由你自行判斷、決策、負債,不能假他人之手!
因此,如果你是個認真負責的投資人,想要清楚了解自已投資公司的營運概況(身體狀況),那你應該從現在開始積極學習會計相關知識。
簡單說,財報分析可以分成四個階段:
階段一,先看懂財務報表,了解財報上每個項目(科目)、數字的義意。
(什麼是血壓、血糖、膽固醇...)
階段二,運用你讀到的各項財務資訊,去計算有用的財務比率。
(什麼是BMI指數、蛋白比值...)
階段三,運用財務數據、財務比率及其變化,判斷公司的變化。
(BMI下降、總膽固醇升高代表什麼...)
階段四,思考資訊的合理性、找出異常、尋求解釋、進而偵測財報舞弊(或美化)。
(健康檢查通常不會作假,但假(美化)財報卻是時有所聞呀~~)
投資人的財報分析的功力越高,對於投資標的的掌握度也越高,自然投資信心也會相對提升,較有能力作出正確的判斷。若能事先偵測到地雷股(財報舞弊個案)更可趨吉避兇,守護自已的財產。
當然學習會計知識是痛苦的,面對又臭又硬的會計課本,一般人肯定是難以下嚥。對於這點,身為會計人的邦尼是再清楚不過的,基於推廣會計運用的理想,邦尼嘗試扮演"會計翻譯機"的角色。未來將試著以簡單易懂、生活化的短文,來幫助對會計有興趣的朋友。我是邦尼,希望能幫到你~~^^
﹣﹣﹣
撰文者:邦尼,會計教育工作者,台灣「白話會計」部落格主筆,以白話方式分享基礎會計學的點點滴滴。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台灣會計記帳網粉絲團,幫忙按讚或分享財務善知識與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