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天,我沒有任何行動,股票是沒有買也沒有賣,我自己覺得不論買或賣都是在賭佔中結局。
1989年六四事件之後,財經名人曹仁超公開呼籲投資者趁低吸納,他的成功是靠冷靜分析。當年,我的行動沒有曹先生那麼快,我是在7月份參加一個桂林旅行團,到內地看看,評估局勢,認為中國絕不會因六四而走回頭路後才開始投資股票,並在1990年買下在港第一個物業,持有至今。我較謹慎,不會在亂中豪賭,等亂局過了才入場是買貴了,但不會賭錯。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我到格林斯潘出手救市才追入,2003年的經濟大衰退,我也是等到中央政府推出自由行後才入市。還有2008年,我同樣是耐心地等,等到溫家寶宣佈4萬億元基建後才入市買股票。
許多人都認為,投資智慧之一是「趁好消息出貨」,而不是在好消息確定後才入市,但是1998、2003及2008年三次的入市,我都是等真正的好消息出現後才入市,我的行動似乎違反了「趁好消息出貨」的傳統投資智慧?我為甚麼違反傳統的投資智慧?理由是我並不認為這是正確的投資智慧,而只是投機智慧,而我是投資者,不是投機者。
「投機」智慧之於「投資」智慧相當於「趁好消息出手」之於「趁好消息確定之後再出手」。差別在於謹慎與否,這種謹慎,就是一種小心分辨在別人恐慌時貪婪的行為,謹慎投資者有著充份把握,行萬全之策,因為他們知道賺得穩當比賺得多少要來的更重要。 (繼續閱讀⋯⋯)
0 評論
發表回覆。 |
![]() 最近發文
分專欄作者瀏覽
內容合作
分月瀏覽
六月 2020
|
旗下網站:
公司設立網 incorporation.tw 投資移民網 immigrantinvestor.tw 會計服務錄 iCPA.tw 商家電子錄 iFirm.tw 財富管理網 BeWealthy.tw 網上學會計 learnaccounting.tw 影音學會計 accountingvideo.tw 會計問答網 askaccounting.tw 文字工作網 copywriting.tw 合作雲端軟體(SaaS, 軟體即服務): 簡單來記帳 myEasyLedg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