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統學校教育並不教授創業心法,台灣傳統的家庭也不怎麼鼓勵「好學生」創業,安定的工作崗位是大多數人被授與的職場目標,可是安定也通常是讓人失去了主動觀察週遭問題的能力的開始。想要創業的朋友們,你準備好展開蛻變行動了嗎?
題目不夠好 –
當然這是最大的理由,一個創業的題目的確要有夠大的想像空間,不然不會吸引資金和人才的加入。題目夠不夠好,除了作足市場調查的功課外,也要多和人談, 談多了自然題目會越修越好。你不需要擔心 idea 被偷走,如果那麼容易被抄襲, 也可能表示進入門檻太低,不是一個好題目。另外,題目好不一定要大,現在是全球化的世界,我可以向你保証,你現在心中想的題目,在這個地球的某一個角落,肯定有人在想,而且可能己經在做了。所以快比好更重要,Local 比 Global 更好。
還沒準備好 –
我們大部分的人在學校都沒有學過創業,雖然技術或 Ideas 有創業價值,但是對如何成立公司,股權如何設計,看不看的懂 Term Sheet, 恐怕都是一知半解。在創業前,的確需要準備好這些基本功。另外一件大事,先不講投資的錢了,自己的錢在沒有收入的狀況下,夠撐二三年嗎?如果單身還好,有了家庭後,另一半的薪水夠用嗎?另外對新創公司來說,好的人才最重要,你有足夠的朋友人脈, 會和你一樣,共同打拼嗎?我第一次創業就在這裡吃了大虧,我長期一起討論創業的朋友,到了我真得要創業時,都因故缺席,結果我只好和一些其實沒有共事過,臨時找的朋友合夥,結果自然不好。這是真的要準備好。
太年輕,或太老 –
在美國,平均創業的年紀大約是 27 歲,但 18 歲就創業的也不是沒有。在亞洲, 平均創業年紀比美國高了不少,30 到 40 幾歲創業佔了大多數,我也有看過 50幾歲才出來創業的。所以年紀完全不是問題,重點是你想不想創業。當然,年紀越大,經驗越多,越不容易被騙。但是瞻前顧後,反而錯失先機,風險反而更大。 所以創業還是越年輕越好。
害怕不確定性 -
要創業第一件事就是要克服這件事,如果你喜歡一切事情照計畫進行,安排每一 個可能的細節,那麼我勸你不要考慮創業。因為你可能不會喜歡這種每天都有無法預期事情發生的感覺。創業剛開始會還好,久了之後,你一定會很痛苦的。
父母及家人希望你讀博士 -
亞洲人傳統重視學位,Bill Gates,Steve Job,Mark Zuckerberg 等人中途輟學的行為可能無法為父母或親人所諒解。如果無法說服家人,突破這一關,還是很難創業的。
找工作才是正常吧 -
你可以忍受’ 不正常’嗎?你可以承受家人、父母、親人、朋友們異樣的眼光嗎? 人前人後的指指點點,受得了嗎?如果你的父母和家人都是某公司雇員,公務員, 或是他們的人生成功經驗裡沒有創業這個元素,你又明明可以找到很捧的工作, 那麼你的創業之路,就有很多阻礙了。
以上這些如果對你都是很強的理由,又不能說服自己,最好再考慮一下你想創業 的這檔事。不過如果真的有心,這些也不過是一些籍口罷了。
台灣會計記帳網替創業者輕鬆找會計專業服務。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想要看更多,歡迎你免費訂閱線上週刋就再送您一本書,也歡迎加入本網粉絲團按「讚」,一同分享財務善知識與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