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則有不同看法,如果把這些行為當成是投資生意來看,這是相對有趣的,所需要的知識也不少。曾在電視報導中看到一位人稱「iphone婆婆」的蘋果產品炒賣者,她每天就到商舖去買入並賣出多部 iphone 產品,從中獲利。從她的行為及訪問看出很多生意之道,例如她對所有 iphone產品的行情都極之熟識,甚至每個時段每個地區對各種產品的回收價都十分清楚,對成本的控制,種種都不是外行人能及的。
在朋友間的討論中,我指出這些生意的角度,其實這是不錯的生意。例如成本近乎零,因為可以用 visa卡買入,只要在免息期內把貨賣出就是無本生利,甚至可以儲蓄信用卡積分,風險不是太高。只要每次買入貨不太大量的話,行情突然轉風對你都影響不大,回報期非常快,沒有太多存貨問題及風險,由於成本低所以回報率會非常高,所以如此的投資實在難找,難怪不少人投入這些行為。
不過,話說回頭,轉賣蘋果產品始終對社會經濟發展沒有太多幫助,對這種行為不應得到太高鼓勵,但對如此行為作出生意角度的思考研究其實不錯。借這個例子其實想說明,如果有良好的投資及生意頭腦,與及足夠財務知識,大家會發現在生活中作出每一個決定時,都可以用這方向思考及分析一番。
﹣﹣﹣
撰文者:止凡,此文章首次在2011-08-13發表於「取之有道」。
快加入台灣會計記帳網粉絲團,獲得更多財富善知識與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