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我把碗裡的零錢存滿了,却一直没有一個有效運用存下來的錢產生更多財富的做為,那省下的錢也不會對我的總體財富帶來多大正面的變化。有人他可以量入為出地將支出控制在想要的生活型態水準之下,這樣做可以將省下的錢用在有潛在收入的地方,以期墊定財務基礎來創造被動收入。縮衣節食只是立定財基的一種手段方法,勒緊褲帶即使現金轉成正流也還算不上是財務自由。比如吧,經營一個公司,有計劃的管理層總會預算適度的資本支出,計劃將資源投回到可以產生未來營收的地方,如果一概不做內外部的投資,那營收只會越來越少,當別人業務成長之際,不做好有效投資的企業的業務量會自然萎縮。
有爭議的地方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有關"live below your means"的概念。開始時,由於我看到這位blog友所持的概念與這裡的討論及分享不太相似,於是我就重申這裡是什麼樣的地方,大家都到來分享及討論一下投資理念,以財務自由及計劃為本,並非為求積極操盤、投機、發達之類。blog友立即很直接地指出財務自由是如何簡單,只要節儉一點就行。
這位blog友表示財務自由其實好簡單,只要節儉一點,不要被廣告洗腦而人買你又買,好像他自己現在還是用2G電話,因為不覺得智能電話令他更有效率,電腦用深水埗二手貨已經卓卓有餘。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