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問題簡而精,但到底是什麼的概念呢?我會反問一個問題,若你能賺取15%的回報率,為什麼你會選擇5%的回報項目呢?若你能取15%,你大概不會對5%回報的投資項目有興趣,及為它對一個策略吧。
其實,我應該大概明白這位參與者問題的出發點,相信大概是持著一般坊間的金融概念吧。平日我們被金融銷售灌輸了太多這類知識,就是回報與風險成正比,風險越高,回報越高云云。所指的風險就是價格的波動性,波幅。
還有,風險承擔能力跟年紀有關,年老的就要多買債券及持有現金,因為這些資產風險較低。而年輕人就可以承擔多一點風險,所以可以追求高一點的回報,在組合內買多一些股票。今天,連金管局都在宣傳這類概念,大家的想法都唯有依這思維了。
我一向到銀行時,聽到這類東西,都會盡快聽完算罷,轉身離開,因為我根本不認同這類概念,而對我作出銷售的職員亦身不由己,可能她自己賣什麼都不太清楚,總之公司要她說什麼,演練十次之後就跟客人推銷一番。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