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看數字不見得就能無往不利,但至少會知道自己用多少錢買到了什麼。本文作者提供的一個簡單方法,就是把財報「正規化」調整成可以理解比較的基準上。確切地說,是將報表化做你有10萬元的投資,用這10萬元能買到的公司股票相對在財務報表上的數字為何用比例很快算出,這是一個非常容易的解讀財報方法。
莎莎今天剛發出盈警,半年業績盈利要大跌五成,大家要注意這次分析並沒有考慮在內。這blog一向不喜歡「跟車太貼」,亦希望盡可能寫一些沒有時間性的文章,所以這幾篇也不例外,只希望帶出估值的方法。所以blog友看過後切記要自己作出調整。
莎莎2014/15年報
股數:28.5億股
股東權益:24.7億(每股 0.87元)
債務:無
收入:89.9億
銷售成本:49.5億
毛利:40.4億(即 44.9%毛利率)
員工成本:11.4億
租金成本:10億
盈利:8.38億(即股東回報率 33.9%)
股息:6.68億(即 79.7%派息率)
營運所得現金:10.7億
現金儲備:5.2億
假設一個10萬元的投資,以分析時的股價為$3.2(這些日子也在這水平浮沉),代表能買入31250股,即佔公司發行股數的91200份之一。
簡單計算,把所有數字除以91200就代表這10萬元買入了什麼。
股數:31250股
股東權益:27000元(每股 0.87元)
債務:無
收入:98574元
銷售成本:54276元
毛利:44298元(即 44.9%毛利率)
員工成本:12500元
租金成本:10965元
盈利:9189元(即股東回報率 33.9%)
股息:7325元(即 79.7%派息率)
營運所得現金:11732元
現金儲備:570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