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這些年後回頭想想,讓我近年體悟人生最深的,竟然是股市。
股市如人生,你得認真對待,才會搞懂遊戲規則。但過度認真,過於執著的得失心太重,你不但賺不到錢,甚至還會心生嗔恨,怨天怨地,就只為了怪自己沒有早點賣出去。
有人因此離開,就好像追求徹底離開人世的修行者一樣,來個厭離心起,眼不見、耳不聞、口不問與與手不碰,自然這五濁惡世就可早早超解,往生那極樂世界。
但極樂世界就真沒有像股市一樣,撩動人心的慾望和有趣挑戰嗎?應該還是會有,只要修行者的內心猶有雜念未能淨除,我想多少還是會幻化出些魔影來擾亂修行者心中的寂靜吧?(雖然未必會是以股市衝上萬點的長紅激情來誘惑你...)
對我來說,如果能懂得以平常心投資股票,其實股價漲也罷、跌也好,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自己能不能從中拾掇點樂趣。
有些人的樂趣是投資報酬率,那就得拿出時間、設定好目標,全心全力去經營好行動計畫。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平常心,該買要買、該賣要賣,該取要取、該捨要捨。
有些人的樂趣是從股市中探索前往獲利的秘徑,因此他所要不多,卻專注在學習與觀察,進而慢慢摸索出屬於自己的獲利之道。
有些人對所投資的標的充滿好奇,從產品競爭力、經營者、組織管理與財務報表,都要花上心思加以鑽研。他會獲得什麼呢?當然是滿滿的投資專業知識。只要運用得當,這樣的人也能從股市中拿到長長久久的獲利。
至於我呢?我最喜歡觀察股市中的多種心理面貌,人們如何對待股市?以及我如何感知股市的變化?
我對於賺、賠的心理感受如何?以及我如何無煩惱地在股海中獲取歡喜自在的獲利?
我重視股市參與者的內在心理,遠多於去觀察外界趨勢的變化。因為我認為,投資人面對股市的七情六慾,其實遠比理性判斷投資資訊,是更攸關獲利與否的重要因素。
如果投資人越能拿掉心緒起伏,以淡然的心來積極追求報酬率,其實所獲得的效果,往往會出乎當事人的想像。
我從股市中得到的經驗,其實竟然就是我年輕時最喜歡的一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語出金剛經)
心不要被股價的波動所綁住,卻又能揚帆前往獲利的寶地。我相信,越能做到這樣一種心境的人,當下就是淨土,又何須千修萬修、讀這個又念那個,弄得看似心頭一塵不染,其實只要外界來個風吹草動,又是心緒波濤洶湧,永無解脫之期。
很多人看我文章,總喜其中多有禪味與道味。
我也不否認這個,因為我覺得,所有宗教都是希望協助人離開煩惱。如果你懂得從股海中離開煩惱,人世間還有什麼煩惱會讓你離不開呢?
你要愛你所投資的對象,卻又不能愛得太深,愛得忘記賣。
你也不能恨那曾讓你慘賠的股票,以免恨得過分,不願意搭著股價上漲的緣分去賺一票。
你也不能怨投資報酬率不好,因為那是很多原因造成的。
同時你也不能志得意滿於獲利滿載,因為那同樣也是很多天時、地利、人和所造成的。
在股市裡,我學會的就是以空寂的心,去做樂於去做的事情,並且做到好、做到圓滿。如此空過一生,也是圓滿此生。
其實所謂佛法,也就是人生從煩惱中的覺醒之道,不也就是這樣嗎?
﹣﹣﹣
撰文者:王志鈞,台灣財經與職場作家,是「地球人抱抱」部落格主筆,也是「職場待用書機制2.0版」公益計劃發起人。他的座右銘:「投資像行善,不富也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加入台灣會計記帳網粉絲團,接觸更多財務善知識與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