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到,以前上學,學校有規定要說國語,有規定要穿制服,有規定有髮禁,有規定不遵守的人如果情節嚴重,老師、校長可以不給人上課,叫同學去罰站。要真的據「理」力爭嗎?不合規定者就没道理嗎?當時做學生心中還真是不服、膽小到也不敢反問師長,有的同學膽大到消極不去上課。「奇怪」規定帶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都是是發生在必需守規則的學生和必需執行規則的老師之間。其實,矛盾的癥結是在規定本身是否合宜,如果不合宜,那麼問題當然要回溯到規定的本身,和做出規定的高層。
事情的是《給辜仲瑩董事長的一封客訴信》源起的。(下附客訴信內文,原文在此),事情的起因研判應該是在換証件這個規定的存在,外加一連串的誤會所導至。
我想到,以前上學,學校有規定要說國語,有規定要穿制服,有規定有髮禁,有規定不遵守的人如果情節嚴重,老師、校長可以不給人上課,叫同學去罰站。要真的據「理」力爭嗎?不合規定者就没道理嗎?當時做學生心中還真是不服、膽小到也不敢反問師長,有的同學膽大到消極不去上課。「奇怪」規定帶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都是是發生在必需守規則的學生和必需執行規則的老師之間。其實,矛盾的癥結是在規定本身是否合宜,如果不合宜,那麼問題當然要回溯到規定的本身,和做出規定的高層。
0 評論
![]() 把貨幣和錢做個比較,如果說「錢」是貨物易手的媒介(exchange media),錢是在買賣中買方用來付給賣方的,那可以用來買東西的貨幣(currency)才算是錢(money),如果貨幣没有信用,不再有價值,不能用來買東西了,那樣的貨幣就不是錢。 「財富」、「貨幣」、「錢」,它們都是人們用來溝通的名詞,廣義上來說没什麼差別,但實際有別。如同「財富」和「錢」的概念上有異,「貨幣」和「錢」也有不同,貨幣和錢的差別在「有的貨幣它不值錢」的這一句話中隱念了「貨幣」和「錢」的不同之處。 ![]() 如今,世界經濟早與個人息息相關,本文帶您初探經濟正義,關心世界經濟。 何謂正義?正義,簡單地說,正義是「給予各人應得的部份」,是人與人間利害關係的合理化,是一種公平的概念。理解正義容易,難的是,要認定什麼是「應得」的,什麼是「不應得」的並不容易。 ![]()
正當愈來愈多人發現傳統主力貨幣﹣美元﹣未必滿足經濟正義,一個以全世界為貨幣區,瞄準全球通行的全新貨幣已經誕生好幾年了,而且正快速崛起,如果說會有一場以此新貨幣帶動的經濟革命,無疑地,認同這個全球都可以使用的貨幣的人,都會想參與。今天筆者向各位介紹一個跟財經相關的資訊科技新知﹣位元幣(bitcoin,又譯為比特幣、互聯網貨幣),讓我來為您解釋什麼是位元幣(比特幣)。
據報,一隻最便宜的 16GB iPhone 5 手機的生產成本約在$168美元左右,無綁約機則賣價為$649美元,利潤是$481美元,也就是高達74﹪。而兩年契約的 iPhone 5 機子則賣$199美元,累計進契約月費分到的收入,其利潤更遠在74%之上。
蘋果有一個建立在利潤74%的產品之上的商業模式,真令其它企業羨慕。它的模式是以最高品質為最高原則,再以高利潤市場為主軸,低生產成本為輔。在高品質、高利潤、低成本三者之中,降低生產成本是最容易可以被理解與執行的,以至於最容易成為企業,甚至於一個國家,在規劃、檢討時的形成迷思,成為唯一有共識可執行的方向。 降低成本本身没有錯,但是降低成本通常伴隨來的機會成本的損失容易被忽視。比如說賣麵的放少一點的料來降低成本,通常伴隨來的結果是客人慢慢流失,得到更多客人的機會也就完全損失了。最後客人沒了,當初放少料的做法來多賺錢就成了降低成本的迷思。怎樣讓降低成本不是個迷思呢?那要看成本控制的手段與方式。在賣麵的例子裹,如果壓低成本的方式不是放少一點的料,而是進物料時在不影響品質下貨比三家,那降低成本就不是個迷思了。 換個不同的例子說,即使不影響品質下降低成本,還是有可能成個迷思。比如有個國家非常擅於做世界的代工廠,生產很多品質高、量大、報價低的 iPhone 零件,以滿足世界需求。當蘋果享有74﹪利潤的同時,為其代工的工廠却不能享受類似的高利潤,而只能在1-3﹪的利潤空間中求生存發展。想像以代工為主的商業模式的公司要讓財務報表更好,在一連串的會議之後的結論不外乎再進一步『降低成本』,以同往常的高代工品質力保再來的代工訂單續約。不是降低成本本身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而是在『代工』的框框下,『成本』成了唯一主角,創造力、品牌變得一點也不重要了。事實上,無論成本如何再降,無利可圖的窘境將無情地呈現。 一昧降低成本不是拼經濟的萬靈丹,經濟要成長要更多企業跳脫成本思考的小框框,未來主力企業要跳脫代工模式的框,國家要鼓勵企業瞄準高利潤的商業模式切入,跳脫代工業不再讓成本領頭,朝讓創造力帶隊的方向前進。一個停留在代工年代的思維,命中註訂在只能在1﹣3﹪的利潤空間中求生。拼命衝出代工製造業的範疇,才是拼經濟。 ![]() 你有這樣的困窘經驗而不自知嗎?客人向你索取事務所連絡電郵,而你有的連絡電子信箱是 yahoo.com.tw 或 gmail.com 之類的免費電子郵件網域名稱,或讀者問你的部落格網址,你要他到無名小站裹去找 www.wretch.cc/blog/xxxxx ,你的形象(無形商譽)正在默默受損中。 當你代表事務所遞出商務名片時,你代表的是事務所,當你收到一張記帳會計事務所的名片時,你看到的是這家事務所的第一印象。名片上的資訊是要讓人連絡的,除了電話號碼外,就是電郵地址,是可以讓人連絡到你,所以這個電郵地址,它代表你個人,它也代表你的事務所,代表你的整體形象,要避免形象影射便宜。如果把電郵形象粗分成兩級 ﹣ 非專業、專業 ﹣ 那麼你的電子郵件屬於那一級呢? ![]() 上一次,我們由百大品牌淺談到無形資產中的無形商譽(goodwill),今天,我們來看看商譽在現實世界裏可以是如何體現的,以英特爾(Intel Inside)為例: 話說『Intel Inside』的個人電腦比非『Intel Inside』的電腦可以賣到較高的價錢,假設平均每台電腦商零售價可以多賣$75美元,其中,$75美元中的20﹪由零售商攤分給英特爾賺,也就是大約每台有$15美元可以進到 Intel 的口袋。 會計師考試採分科及格(四年內要考過八科,不同於記帳士考試60分一次合格),而近年會計師考試("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會計師考試")錄取率(合格率)為何? 根據中華民國考選部公部的資料,我稍加彙整後顯示,在會計師考試的合格錄取標準下,毎年約錄取會計師幾百人,除去未到考人,我用總錄取人數除以總實際到考人數,得到自民國九十五年來的會計師考試錄取率大致落在18﹪和23﹪之間,而此合格率有逐年增加趨勢:
統計中發現,有許多人在報名之後並沒有參加最後的考試,大概有高達六成的人未考就先行放棄。也就是說,只要能堅持到參加考試就相當於打敗約六成的對手,另外,會計師考試錄取人數少,平均錄取率若計入總報考人數後並不高,要比記帳士考試錄取率(若也計入總報考人數)還低一些。 |
![]() 最近發文
分專欄作者瀏覽
內容合作
分月瀏覽
六月 2020
|
旗下網站:
公司設立網 incorporation.tw 投資移民網 immigrantinvestor.tw 會計服務錄 iCPA.tw 商家電子錄 iFirm.tw 財富管理網 BeWealthy.tw 網上學會計 learnaccounting.tw 影音學會計 accountingvideo.tw 會計問答網 askaccounting.tw 文字工作網 copywriting.tw 合作雲端軟體(SaaS, 軟體即服務): 簡單來記帳 myEasyLedg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