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的理財計劃目標不應該是累積財富,而是求收入不小於支出的平衡。老年人如果將擴大財富的積累作為目標,面對較大的投資風險並不適當,高風險的項目比較適合年輕人去承受,如果退休人士也去追求財富擴張,比較在賠了夫人又折兵,却不再有年輕時的主動收入填補缺口,就地站不太起來,生活即落入下流老人的行列。退休規劃就是把老後的生活金規劃成剩餘的下半輩子不再有負現金流就可以了, 我們應該追求的是錢夠用、收支能平衡,能將地球資源再利用,又能與大自然共生的幸福社會。所以理財的智慧是追求「收入」與「支出」的平衡,而不是一味追求高GDP經濟成長社會,死版的GDP公式衡量到的只是偏頗的經濟景氣,不是很理想的一個衡量人類未來發展的指標。 相關閱讀:《比GDP更適合衡量人類未來發展的指標 》 跟隨「成功」人士的每一個步伐亦步亦趨,一點也不為自己客製成功之路,那注定踏不上自己設定的成功。你的成功不見得和別人印出來成功一個樣,師法他人追求成功的精神的時候,記得也思考自己的成功定義,在你求知、求學、求友上看穿社會制約與僵化,直到你全然感到活潑自在為止。 聰明的人透過問問題來學習,而且問題會問得很深入;不聰明的人追求速成,他們和懶得學習的人都有同樣一種要不得的心態,專走不好的投資心路。股票如果有填權行情,那是基於投機觀點而生的現象,不保證一定會發生。真正務本的經營者是不會去操弄股價的,公司經營者的任務是在為股東創造股利、發放股息,而不是作高股價,填權填息。 投資方法大體上對了,結果自然來。這個原理運用在基金投資上,只要基金選得對,投資自然而然會有正向回報,但是選錯基金經理人,買了不好的基金,就好像把原本有效的補魚法安在不對的位置,也是罔然啊! 即使是過著像豬一樣糜爛生活的男人或女人,可能都是懂理財也懂得選擇和放棄的人,只是來新人自不同的原生家庭,彼此生活觀和消費觀還不一完全一致。婚前的理財是個人理財,婚後是兩個人的家戶生活理財。 |
![]() 最近發文
分專欄作者瀏覽
內容合作
分月瀏覽
六月 2020
|
旗下網站:
公司設立網 incorporation.tw 投資移民網 immigrantinvestor.tw 會計服務錄 iCPA.tw 商家電子錄 iFirm.tw 財富管理網 BeWealthy.tw 網上學會計 learnaccounting.tw 影音學會計 accountingvideo.tw 會計問答網 askaccounting.tw 文字工作網 copywriting.tw 合作雲端軟體(SaaS, 軟體即服務): 簡單來記帳 myEasyLedg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