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謂訂單履行管理?
所謂訂單履行管理,指的是從接單到出貨間的一系列流程,說穿了其實就是供需間的相互平衡,企業不論是供過於求, 或是供不應求,對於企業的經營而言都是莫大的困擾,若訂單履行流程能夠有效推動,則有機會可促進穩定和諧的產銷協調關係並保持存貨數量在相對合理的水位。
以供需的角度看,在需求管理面,營業端需要勾勒出未來幾個月可信任之需求資訊,而在供給端,則著重於提供出近期可承諾交貨之產品或服務。
供需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而訂單履行就是一套清晰的系統化架構,協助企業將供需之間的關係進行規劃,否則很容易陷入失控混亂的局面,讓主管們忙於執行面的救火,而難以把時間放在更重要的管 理性工作上。
訂單履行流程是基於ERP架構所衍伸, 為了讓ERP系統運作可以更具效益,而發展的一套流程架構。一般台灣的中小企業在ERP的運用上,大多是記錄交易資料轉換的功能使用,透過ERP系統的MRP(物 料需求規劃)模組與訂單履行流程整合,則可將ERP中資源規劃的部分的效益發揮出來,而要能夠有效使用,必須先對獨立需求與相依需求的有基本的了解。
獨立需求指的是需求來自於企業外部需透過預測或接訂單而來的需求;而相依需求則是基於獨立需求料件的用料表(BOM) 所展算出來的相關需求,不需進行預測可直接透過計算即可精準得出的相關物料需求。亦即在MPS(主生產排程)模組定義出獨立需求的成品料件之生產順序與時間後,即可透過MRP自行展算出下階料件的相依需求。
若靠人力計算,其複雜的程度早已超過人腦所能負荷的極限,將使生管疲於奔命。若要MRP的建議得以參考,在MRP執行之前,有許多議題是需要討論的,如客戶訂單與預測間的關係,主生產排程是否合理,產能規劃與現實差異...等。所以產銷會議的召開是重要關鍵,一般中小企業的產銷會議召開往往是準備出貨時,針對出貨配額進行協調溝通。
文 / 吳駿臻,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營績效部門 實踐師
學經歷
PMP 國際專案管理師
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加入台灣會計記帳網粉絲團,幫忙按讚或分享財務善知識與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