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由一場大戰過後開始,由於世界大戰,死傷無數,環境亦被戰事摧毀,各國人口都會大降,尤其是男丁數目更少,大家都大傷元氣。此時,世界經濟百業待興,戰勝戰敗國更清晰分明,人們自然集中精神重建家園,重振經濟。
在這段時間,各國埋頭苦幹計劃經濟,修橋舖路,發展基建。在這個時候應該沒太多人理會太多其他事情,改善國民生活水平應該為各國領導人的首要任務吧。在這段時間,各國自我固本培元,讓國家內的經濟、政治及各方面系統制度慢慢建立,在未成熟之前,都不太想再來戰爭。
就這樣,國家內部的經濟慢慢復甦,人口亦慢慢增長,人民的生活亦隨著經濟而慢慢好起來,於是,資源也慢慢地被消耗,從而開始缺乏。當國內的資源供應去到一些瓶頸位置時,國家領導人不會把眼界只放到自己的國家內,他們會開始留意其他資源豐富的周邊國家,試圖借其他國家的資源解決自己國家的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