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損益是什麼,就不用我多廢話了。所以,我們只要知道,什麼是"其他綜合損益",其實也就知道什麼是"綜合損益"了,"其他綜合損益"(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OCI) 講白話就是:
讓股東 "賺/虧" 到,但是卻不能認列在 "本期損益" 的項目。
依照現行IFRS的規定,共有6個規定 不能認列為損益,而應列為OCI的項目:
1、備供出售金融資產之未實現評價損益
2、現金流量避險工具之末實現評價損益(僅有效避險部分)
3、國外營運機構財報換算之兌換差額
4、資產重估增值
5、符合條件之 確定福利計畫精算損益
6、採用權益法認列所享有 之關聯企業及合資 的其他綜合損益
這6個項目的細節是什麼,得去修完中級會計學才能完全理解,
在這邊我們只需理解:
以上6個項目都會造成 "股東權益" 的增減,也就是會讓股東 "賺到" 或 "虧到",卻被排除在 "本期損益" 的計算之中,也被排除在每股盈餘(EPS)的計算中,所以邦尼喜歡叫它們(OCI)為隱藏的損益。
舉例說明:
邦邦公司X1年初斥資10億 買進尼尼公司普通股作為備供出售金融資產,但尼尼公司X1年底股價下跌,使邦邦公司持有的尼尼公司普通股之公允價值下跌至8億,這筆投資讓邦邦公司的股東 "虧損" 了2億,但卻不用計入當期損益,而應計入 "其它綜合損益"。
假設邦邦公司X1年稅後淨利為0.1億、EPS為0.9元,則邦邦公司的損益表會秀出:
稅後淨利 0.1億
其他綜合淨利 -2.0億
本期綜合損益 -1.9億 (虧損1.9億)
EPS= 0.90元 (假設數字)
只看稅後淨利 和 EPS 的投資人會以為邦邦公司這期還賺了1千萬,但其實把OCI考慮進來後,邦邦公司其實虧很大,所以OCI真的很重要,不能忘記它的存在 !!
再次提醒大家,看綜合損益表時,不要只看稅後淨利和EPS,應該要看綜合損益才能看到 "損益" 的全貌。
﹣﹣﹣
文 / 邦尼,會計教育工作者,「白話會計」部落格主筆,以白話方式分享基礎會計學的點點滴滴。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台灣會計記帳網粉絲團,幫忙按讚或分享財務善知識與善觀念。